蒲城县医院运用微创技术成功为患者巧取结石
今年74岁的王女士突然出现腹痛、进食后呕吐症状,继而出现发热、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家人带老人到蒲城县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门诊就诊,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后,检查血常规。入院后,经过进一步B超、腹部磁共振检查,令人震惊的是,患者胆总管内藏匿着多枚大小不一的结石,最大的直径达
今年74岁的王女士突然出现腹痛、进食后呕吐症状,继而出现发热、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家人带老人到蒲城县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门诊就诊,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后,检查血常规。入院后,经过进一步B超、腹部磁共振检查,令人震惊的是,患者胆总管内藏匿着多枚大小不一的结石,最大的直径达
年轻的时候在纺织车间上班,长期久站右腿就有一点血管凸出来了。后来没上班了,但依然闲不下来。天天做饭、带孙子,一天下来腿肚子就酸胀、肿,用手摸都能摸到很粗的血管。
12月13日—14日,衡阳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2024年会暨衡阳市第三届腹腔镜技能操作比赛在祁东县人民医院举行。市、县、乡镇医疗机构186名外科业务骨干参加学习交流。
近日,一名65岁女性患者因突发头痛到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急查颅脑CT显示:右侧额颞顶叶血肿破入脑室,病情危急,具备手术手术指征。经家属同意后,神经外科吕文明手术团队当晚为该患者行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家属感激送锦旗。
11月17日上午,滨州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在上海瑞金医院裘佳培教授、李立汇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首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填补了医院在该专业领域的空白。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治疗作为主要手段,始终受到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和治疗理念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微创治疗取得了显著发展。从早期单纯行肠管切除术,到肿瘤根治理念的提出,从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到微创术式不断得到
患者为36岁男性,因发现食管肿物3天入院,无胸痛、吞咽困难、消瘦等不适。入院后行无痛胃镜检查,距门齿约30-35cm处可见一黏膜下隆起,大小约5cm*4cm,表面光滑、完整。超声内镜检查,12 MHz探头探查食管壁层次结构清晰,病灶起源于管壁固有肌层,呈均质低
湖南患者曾先生(化姓)突发急性心梗,命悬一线,经湖南、湖北两地医务人员接力抢救,几进手术室,闯过重重难关,终于康复出院。12月1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他举办出院欢送会,曾先生将一封感谢信交到医护手中,感谢救命之恩。
12月6-8日,第十六届中国微创介入医学学术大会暨微创诊疗新技术学习班(2024CMIC)、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北京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专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7月,一项多中心、观察性、前瞻性的上市后研究数据显示,采用 endomina 系统(由一个三角测量平台和一个用于胃部组织穿刺缝合单元(TAPES)组成)进行内镜下胃重塑手术 (ESG), 对于治疗 I 类和 II 类肥胖症是安全有效的。
“借助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可以帮这部分患者免除二次手术。”张涛介绍,微创技术的深化与扩展,打破了传统手术领域的局限性,让更精细、低损伤的治疗方案得以实现。
“借助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可以帮这部分患者免除二次手术。”张涛介绍,微创技术的深化与扩展,打破了传统手术领域的局限性,让更精细、低损伤的治疗方案得以实现。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许多人在体检中被意外发现,却对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感到迷茫。本文将详细解析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案,帮助你科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恶性程度极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在中晚期被发现。伴有肝转移的胰腺癌更是让患者和家属感到绝望。然而,近些年来,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获得不断地进步,许多患者因此获益。近期,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微创肝胆外科通过其一体化的综合诊疗体系,结合快
外周神经接口越来越多地用于生物电子医学干预,以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运动障碍、代谢性疾病和假肢闭环控制。与非侵入性疗法相比,植入式神经接口可直接接触目标神经纤维,从而精确、有选择地调节和记录神经活动。与神经穿刺电极相比,环绕神经的神经袖带损伤神经的风险较低,
他手握神奇的超声探头,在影像世界里淬炼出“火眼金睛”,于纷繁复杂的病灶中穿透迷雾,精准揪出危害健康的元凶,为临床治疗建立“航标”;执医20余载,在写满守护的征途中,他转而以探头为盾,以细针为矛,以毫厘不差的高超医技,转型为一名“针尖舞者”,以超微无痕的方式稳稳
他手握神奇的超声探头,在影像世界里淬炼出“火眼金睛”,于纷繁复杂的病灶中穿透迷雾,精准揪出危害健康的元凶,为临床治疗建立“航标”;执医20余载,在写满守护的征途中,他转而以探头为盾,以细针为矛,以毫厘不差的高超医技,转型为一名“针尖舞者”,以超微无痕的方式稳稳
近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独家代理的Genesis RMN®心脏电生理机器人磁导航系统(以下简称“Genesis RMN®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将为中国医生和患者带来精准、安全的微创治疗新选择
介入治疗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受到多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得以在临床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方式在肿瘤治疗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11月20日至23日,备受瞩目的“2024昆明微创心血管外科新进展研讨会暨微创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研讨班”在风景秀丽的春城昆明成功举办。此次盛会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昆明市延安医院及云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联合主办,吸引了心血管外科、麻醉科、体外